童年多美好

童年多美好

2021-06-11 13:24:16 浏览次数:

上海市小学“音乐学科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展示研讨活动 中小学教案童年多美好上海市闵行区日新实验小学 居明华【课程】小学音乐【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主要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童年多美好(第二课时)2、二声部创编童年多美好3、表现歌曲【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进一步学唱歌曲,达到更好的音准与节奏表达与音色的美好,为歌曲创编二声部,恰如其分的表现歌曲。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童年多美好旋律中的大跳音程的演唱,二声部的学唱。【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以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通过在歌唱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准确感知与体验,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逐步提高唱歌能力的同时,有机的融入多声部歌唱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体验多声作品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魅力。小学唱歌教学中最基础的是音准与节奏,然而,要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听觉方面的能力外,很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在唱歌上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复习歌曲童年多美好,在学生基本的音准、节奏和唱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歌曲中一些唱歌难点,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能较好的把握音准与节奏,从而能通过美好的音色、活泼的情绪、完整流畅地演唱全曲。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唱歌教学,二年级便开始在音乐课中融入多声部的歌唱训练。通过由浅入深,逐步感受并演唱多声部歌曲,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唱歌教学的系列。四(1班学生对声音的控制较好,掌握一定的唱歌方法,演唱音域一般在小字组6到小字二组4之间,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较强。上课时能积极发言,有较强的参与性。【教学目标及简析】一、教学目标1、在演唱歌曲童年多美好的过程中,感受快乐的童年时光,并让学生懂得珍惜美好的童年。2、进一步学唱童年多美好,使学生正确掌握大跳音程及延长音的演唱。运用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适当的处理,训练学生多声部的演唱能力。3、在演唱歌曲童年多美好的过程中,抓住歌曲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歌唱,充分给于学生音乐创作的空间,运用分组学习的方法,将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

  二、目标简析童年多美好是一首根据民族羽调式创作的童声歌曲,描写了童年的快乐与美好。全曲旋律优美,起伏比较大,音区比较高,中间出现了很多大跳音程,节奏变化较多,因此在演唱上有一定难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与步骤的解析】一、听音乐进教室。二、组织教学1、导入说明通过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学生愉快地进教室,并让学生感受情绪,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二、复习歌曲童年多美好1、复习旋律。2、声音训练。说明通过教师根据歌曲旋律中出现的一些音程自编练声曲,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唱准大跳音程及一些较难的乐句,引导学生进入较好的歌唱状。

  三、多声部练习(口风琴辅助教学)(1)学生分组对歌曲的部分乐句创编第二声部(2)口风琴示奏,分声部演唱(3)二声部合唱(4)复习歌词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对部分乐句进行轮唱和二声部的创编,并用口风琴辅助演唱二声部,能使学生较好演唱并感受多声部的和谐及统一。(5)完整演唱四 、为歌曲加上音乐处理(1)出示力度记号(2)分组学习(3)集中体验1、运用已学过的力度记号,请学生分组为歌曲中加入适当的音乐处理,使学生在演唱时更富表现力,从而培养他们的乐感和情感。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说明通过将轮唱、二部合唱及力度处理融入歌曲的演唱中并进行展示,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能使学生在表演中增强自信,提升团队精神。三、拓展活动展示作品东方绿舟四、总结【教学流程图】歌曲展示 为歌曲加上音乐处理完整演唱复习歌曲童年多美好听童年的回忆进教室运用所学的力度记号进行音乐处理多声部训练声音训练东方绿舟唱准大跳音程口风琴辅助二声部合唱学生创编第二声部完整演唱歌唱状态特色教师介绍居明华,200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曾在上海歌剧院实习工作一年。自2005年起在上海市日新实验学校任音乐教师,现任音乐教研组长及艺术总指导。在教学中,坚持将歌唱教学深入课堂中,形成以班级为基础,年级为中坚,校合唱团为中心,逐步形成日新歌唱教学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我校的班队和校合唱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市、区的合唱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06年指导的学校合唱团荣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礼仪天下迎世博”合唱比赛一等奖。2007年获闵行区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校队)一等奖。2007年获闵行区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班队)一等奖。2007获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合唱专唱比赛”中荣获小学(校队)一等奖。2008年获闵行区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金奖。2008作为特色教师在市督导中,进行公开课展示。2009年获闵行区首届合唱节(小学组)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上海赛区一等奖。2010年将校合唱团将参加世博会“日本馆”的开幕式。我怎样长大 上海闵行区曹行中学 杨路【课程】初中中学音乐【教材】少儿版音乐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六课银屏飞出的旋律【年级】六年级【课时】第一课时(片段)【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等【主要教学内容】1.声音训练2.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主旋律。【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初步感受歌曲愉快、优美的情绪,体会师生间真挚、温暖的情感,坚定不怕困难的决心。2开展欣赏、歌唱、表演等音乐综合活动,运用复习、模仿、合作、体验等形式表达美好的师生情意并培养歌唱学习的兴趣和爱好。3了解歌曲我怎样长大三拍子的节奏特点,能较准确、完整的掌握歌曲主旋律;学会用流畅、美好的歌声表现歌曲。【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曲节奏、音准以及咬字吐字的处理。【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唱歌实践一直是学生音乐实践的重要途径,唱歌成为孩子们接触音乐、理解社会、人文的重要窗口。社会、学校对于音乐课的普遍认识就是唱歌课,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音乐教学视野打开了,歌唱不在成为音乐课的唯一形式。二期课改以来,上海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提供听、动、赏、演、创等教学内容,围绕审美教育为核心进行艺术素质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更多形式的音乐课教学内容,如多媒体音乐教学、引进国外先进音乐教学体系、网络教学,繁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了我们的音乐教学,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歌唱课的传统形式受到了冲击,但没有歌声的音乐课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结合上海市歌唱有效性研究的活动,闵行区举行了一系列的歌唱课教学展示活动,不断探索找寻音乐课上细腻、深情的歌声。本课选自二期课改中学音乐新教材六(上)第六单元(少年儿童出版社)银屛飞出的旋律,教学设计融合了闵行区歌唱有效性教学研究的理念“学唱歌”、“会唱歌”、“爱唱歌”。

  歌曲学唱离不开声音训练、乐谱学唱、朗读歌词等环节,每个环节的设置都要围绕歌曲学习为中心,不能偏离轨道,这样才能有效地体现歌曲学唱教学目标。我怎样长大采用第一课时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以母爱情感渗透为切入点,引入师生情意的抒发,同学们在“学唱歌”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逐步“唱好歌”,从中体会歌唱的快乐。学唱的过程以听唱法为主,运用老师范唱、旋律跟唱、乐句处理等方法,帮助学生完整学会歌曲演唱。【教学过程】一.声音位置训练,了解科学发声状态。1.学生在音乐声中进教室。2.复习练声曲 15 53 31 15 53 31 1 1 哩哩 哩哩 哩哩 哩哩 哩哩 哩哩 哩 哩说明“哩”的发声状态比较靠前,第一条带跳音练声曲以活泼轻快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歌唱的状态;音程跳进的练习,也为后面歌曲学唱打下基础。

  3 4 5 5 1 2 3 3 说明第二条练声曲主要练习长音气息的支撑,既是歌曲尾声部分,又为第二课时的歌曲二声部学习做好铺垫。二.营造情景氛围,用歌声抒发内心情感。1.“唱给妈妈的歌”。2.学生交流演唱歌唱母亲的歌曲。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用以引发学生演唱热情,推动歌唱学习的顺利展开。抒发对于母爱感恩的情怀,也为新歌学唱中师生情意的体验做好情感准备。三融合情感与歌声,完整体会作品美感。1老师范唱歌曲我怎样长大。说明由母爱引入师恩,产生学生歌曲学习的兴趣。初听歌曲范唱,体会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2.乐谱学唱。(老师指导节奏、气息、语气等)乐句跟唱 指导三拍子节奏以及乐句气息处理。说明体会三拍子富有律动的节奏特点,控制好气息,掌握自然愉快的演唱状态,熟悉并唱准歌曲旋律。用“哩”跟伴奏学唱旋律,体会歌曲抒情、愉快的情绪。朗读歌词、渗透作品背景。说明朗读歌词这一歌曲学习方法,在很多的歌唱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对歌唱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保留、运用“朗读”环节,体会带有歌唱感觉的良好声音位置,捕捉语感节奏,是歌唱学习良好的推进剂。作品源自银屏,作为影片歌曲承载着渲染情感、推动剧情的作用,将歌词朗读与剧情相结合,在歌唱状态声音的位置指导中,自然融入剧情介绍,情感与歌唱进一步融为一体。跟伴奏唱歌词。完整演唱歌曲。说明在一步步的学唱中逐渐熟悉了歌曲,完整演唱歌曲可以帮助学生在歌声中获得歌唱的满足感,展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并为下节歌曲二声部的进一步的学习铺设平台。【教学方法手段】1、基础训练,引领学生了解歌唱状态。2、培养情趣,理解歌曲的歌词内涵。3、渗透情感,初步完整唱好歌曲。【教学流程图】新歌学唱,理解歌曲,体会情感。复习歌唱,引入情景。相互交流,渗透情感。感知 体验 感知 表现 感受 表现 声音训练 “唱给妈妈的歌” 我怎样长大学生体验合作交流完整歌唱老师弹唱学生表演学生模唱复习指导 过程与方法目标特色教师介绍杨路,闵行区曹行中学音乐教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主修钢琴,中教一级。05年因为扎实全面的个人基本功参加上海市音乐教师(中学组)个人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在闵行区音乐教师中崭露头角。多次参加市、区音乐教学评比荣获高等第名次,如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学音乐一等奖;荣获闵行区第四届“金铭杯”智慧型初中教师称号。热爱音乐教学工作,刻苦钻研初中音乐学科教育教学,勤学习、勤思考,力求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参与闵行区歌唱有效性教学的系列研究活动。在教学教法上多开拓、多创新,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创造能力;课堂气氛追求有情感交流、有活泼互动,师生关系亲切和谐,从学生内心感受出发,逐步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在区教研员施红莲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从初中音乐教学传统陈旧的教法中蜕变成了一位以“琴”动人、以“情”感人、以“歌声”、“语言”吸引学生的成熟的初中音乐教师。我怎样长大 上海闵行区诸翟学校 纪艺 【课程】初中中学音乐【教材】选自上海市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本【年级】六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六单元【课时】第二课时(片段)【主要教学内容】3.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4.拓展表演【教学重点】我怎样长大歌曲表现与情感升华【教学难点】二声部歌曲演唱和音准把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教学中重欣赏、轻歌唱的现象日益严重,音乐课堂缺少应有的歌声。在这种情况下,我区积极开展歌唱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和研究,并确立了让学生“学唱歌,会唱歌,爱唱歌”的指导思想。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尝试探索唱歌教学的新途径,力求让歌声回到音乐课堂,让学生真正从喜爱音乐到喜爱歌唱,再到能自信而准确地歌唱,进一步加深歌曲情感的审美体验。本单元以“银屏飞出的旋律”为主题,让学生通过优秀歌曲的欣赏、演唱等感受深刻的歌曲内涵,激发内心的亲情、友情等情感,并随着演唱者用声情并茂的唱吟完美地体现出词曲的含义,使人们在欣赏与表现中得到心灵的洗涤,步入真善美的境界。【教学目标及简析】一、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我怎样长大,进一步感受歌曲愉快、优美的情绪,感悟师生间真挚、温暖的情感,表达坚定而不怕困难的决心。2开展欣赏、歌唱、表演等音乐综合活动,进一步运用复习、模仿、合作、体验等方法表现歌曲情感与内涵。3掌握歌曲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初步学会多声部演唱方法;学会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表现歌曲。二、目标简析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本课时力求通过歌曲中音乐要素的处理,如力度、和声、演唱形式等充分挖掘歌曲内涵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提升歌唱能力,并掌握一些处理与表现歌曲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单簧管等【教学过程与步骤的解析】一、多声部演唱,体会和声魅力1、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同时教师用单簧管演奏第二声部,学生思考老师用什么办法增加音乐色彩 2、出示第二声部旋律,学生跟钢琴模唱旋律,并用手画出音高位置。3、请若干学生加入歌词演唱两个声部,师生评价。4、全体学生演唱二声部。说明通过加入第二声部演唱,感受多声音乐的魅力和不同的音乐色彩,提高合唱能力,进一步感受不同形式对表达音乐情感的区别。二、歌曲表现,完美演绎歌曲1、节拍强弱规律的把握,突出强拍。2、后半段和尾声尝试不同力度变化,并体会不同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感与歌词内涵。说明通过对歌曲中的音乐要素的表现和改变,在演唱中提高歌唱能力,激发歌唱热情。三、拓展表演,升华你我情感1、学生即兴拓展表演,演唱前半段,并尝试多形式演唱。2、教师小结。说明学生即兴表演与多形式演唱,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和即兴创作欲望,丰富音乐积累,使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情感中。【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声部歌唱教学,激发学习和合作意识2、歌唱体验教学,提高歌唱能力3、拓展教学,发挥创造学习能力,激发歌唱热情【教学流程图】模唱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歌曲表现评价法多声部演唱教师单簧管演奏第二声部学生模唱第二声部旋律并画音高请几位学生加歌词唱二声部,师生评价全体演唱二声部突出强拍后半段力度变化即兴与多形式演唱歌曲表演法情景教学法教师小结拓展升华“从加到乘”评析静安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 曹培英万航渡路小学副校长 张敏万航渡路小学 罗杰张“从加到乘”这节课,罗杰老师上得比较轻松,感觉效果蛮好的。我们发现罗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特色,把教材用活了。你能不能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的意图。罗“从加到乘”是数学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中“乘法的引入”的第二课时。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上节课初步接触了几个几,会写连加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怎么写、怎么读,以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进一步加工教材内容。

  新课程理念强调不要一味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乘法的引入”这部分教材是由游乐园、几个几和从加到乘三部分组成的。我将游乐园作为一个贯穿全课的情境,利用这个情境展开从加到乘的教学。为此,我适当处理并拓展了教材内容。在引入环节,借助课件让学生观察游乐园里划船的项目,数几个3来引出同数连加。教材中是6个3,但现在的学生计算水平还是比较容易算出答案的。于是,我一边引导学生数数有几个3,一边把6个3拓展到了10个3来进一步感知几个几。这样,当学生要一口气报出10个3连加的算式时,当他们看到长长的板书时,明显地感到同数连加太繁了,造成一种强烈的冲突,他们迫切地想去找到用何种方法使同数连加的算式简便,为乘法的引入打好了基础。其次是采用了自学的方法。

  这节课中有关乘法的认识、读法、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都是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我是用了看书自学的方式,让课本来告诉学生。虽然,他们只有二年级,但是通过新教材一年多的学习,完全有能力独立看书理解。通过课堂实际反馈,学生也的确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还有就是让学生尝试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

  学生看书自学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呢这时,关键是让学生交流,通过表达把这些知识内化。反馈后再通过进一步应用,引导学生把引入部分几个几的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个过程既是一种展现数学思维的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这个过程始终紧扣课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加号和乘号、加法和乘法的关系。张从实际教学效果看,你的设计思路和安排意图,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请你再介绍一下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是怎样考虑的。特别是谈谈你在用好、用足教材方面的经验。罗如果认真钻研教材,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新教材中有些内容的设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例如,我在巩固练习层次中引导学生“找找还有什么内容求总数也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表示的”学生回到游乐园这幅图中找到了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手中有5个气球。4个5,4520。后面,判断是不是同数连加的香肠图、馒头图的题目和最后把12个小圆点圈一圈,说说有几个几,并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这些题目,都是课本前面一课时几个几中的内容。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了运用和拓展。比如,由馒头图引出了3个0。张这些练习设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还是请曹老师对这节课作一些更深入的分析。曹“从加到乘”这节课的成功经验,罗杰老师刚才自己总结了四点第一,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也就是在理解了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作出进一步的加工、处理。第二,采用了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让学生尝试把同数连加改写成乘法,以此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是不是真正看懂了。第四,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一题多用,一图多用,而且用的比较自然,比较有效。这些都是其他老师可以借鉴的。我再谈三点。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初步认识乘法,具体地说,就是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写、会读乘法算式,以及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其中最重要的是乘法的含义,包括对引进乘法必要性的认识,即为什么要引进乘法。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些认识,当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而不是简单的办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感悟呢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经历从加到乘的过程。这正是这段教材和罗老师这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它反映了新的课程观,即课程应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的这个课题取得非常好,凸现了学习的过程性。老师对教材的加工,把6只小船增加到10只,可以说也是为了让学生经历更为强烈的认知冲突,便于学生感悟乘法的简便。老师对教学的处理,引领学生边观察边数,一个3,两个3一直到十个3,也起到了强化同数连加概念的效果。其次,从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来看在这节课中,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由直观的小船,抽象成连加算式,再抽象成乘法算式。还经历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即由一般的几个几到几个。再次,从数学的人文性来看教师采用话外音的方式,介绍了乘号的来历,乘号为什么用一个来表示,原来,发明者认为,既然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那就把加号旋转45 ,用来表示乘,不是很好吗。介绍这个背景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可以说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数学的人文性,是这节课与众不同的一个亮点。罗我感到自己这节课中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学生理解了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时,我原先的设计是让学生把2个3、3个3、10个3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一起来考虑1个3可以写成13,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完整性。可当时在拍摄课堂实录的时候,一紧张把这个环节给漏了,我觉得挺遗憾的。曹不必遗憾。因为认识不能一次完成。在今天这节课上,已经出现了3个0的特殊情况。可以了。过分追求一节课内容上的完整,有时利少弊多。不过在今天这节课上,如果提出1个3怎么用乘法表示,估计学生能回答。但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整数乘法的概念也还需要补充0个3怎么用乘法表示。这个问题就不适合在今天这节课上解决了。其实,在数学的理论中,整数乘法定义为同数连加,则相同加数的个数至少是2,一个几、零个几都需要经过补充定义,才能成立。罗另外,由于新教材规定的“6个3”用乘法“6乘3”来表示。这样一来,几个几的个数写在前面,相同的加数写在后面,用乘法表示几个几的读、写顺序都一样了。但是,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这个内容,我感到由老师来讲,效果不太理想,但是教师不讲,学生有的就是看不出来。这也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和各位老师探讨。张本来可以采用画外音的方式讲出来,感觉会好一点。总的来说,今天这节课,老师讲的是多了一些。曹老师,你看呢曹罗老师的有些语言是还可以再精练一点。但评价一节课,并不是教师讲得越少越好。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就让学生讲;需要教师讲的,教师也应该讲。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该讲的,怎样讲效果更好。以乘法的书写顺序为例,完整地大段讲解,小学生不一定能听进去。不如改成提问。比如,这样问小朋友,请仔细看,写乘法算式时,6乘3与6个3,它们的顺序一样吗必要时,还可以指着算式再问一遍。这样比较容易使全班同学都注意到几个几的读、写顺序是一致的。当然也可以采用画外音的方式提出问题。14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