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青海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国环境报》:青海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22-10-01 15:30:09 浏览次数:

 

青海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省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青海省必须坚持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坚持在环境保护中求发展,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之路。

 

青海作为重要生态屏障,必须建立科学合理、效益明显的生态保护建设体系,抓好“五大生态圈”建设

 

青海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生态之源,其特殊的生态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特别是三江源地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对中下游水文循环和水量产生重大影响,把青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更多的生态必需公共产品,无疑是青海对国家、对全球担负的不可推卸的重任。鉴于此,青海省把保护和建设好生态作为重大历史责任摆上了首要位置,以国家投巨资实施三江源生态工程为契机,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人工增雨、水土保持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效益日益显现,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卫星遥感中心监测显示,去年9月底,黄河源头地区重要湖泊扎陵湖、鄂陵湖水域面积比2006年同期增大,增大幅度分别为21.63平方公里和47.5平方公里。不能否认,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青海的生态治理速度远远跟不上整体退化速度,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面积仍在继续扩大,也使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程度不断扩大。

 

现实表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意识。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只有充分尊重自然和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才能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

 

青海省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006年对地处三江源区的黄南、果洛、玉树3个藏族自治州取消了GDP的考核,不再提工业化的口号;2007年明确提出生态立省战略,确立了生态保护优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思路。

 

但是,保护好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任重道远。首先要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效益明显的生态保护建设体系,抓好重大生态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加快“五大生态圈”建设,即三江源、青海湖流域、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生态圈的建设,力争到2010年,初步遏制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二要准确把握青海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总结以往的经验和不足,积极争取中央将三江源区纳入生态补偿先行实验区,建立更加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尽早获得国家和全社会的支持,不断增强资金投入支撑能力,确保各项生态保护政策措施的落实;三要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律体系的同时,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崇尚自然、敬重生命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将广大民族群众朴素的生态意识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起来,使之为促进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必须将抓好生态移民的生活、教育、医疗和生产作为重点,施行生态补偿,发展后续产业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经济落后与生态退化相互作用,民生问题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青海原本的生态环境严酷,生存空间狭窄,为生存需求贫困人群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超载过牧、乱采滥挖,草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农牧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一部分农牧民陷入贫困甚至沦为“生态难民”。

 

三江源地区16个县中,有7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7个省级扶贫重点县。全区牧业人口40.89万人,贫困人口占3/4。在这些贫困人口中,因生态恶化导致贫困的占到了相当大的份额。青海省各级政府千方百计解决农牧民的生计难题,使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截至2007年6月底,三江源地区围栏禁牧草场406万公顷,减畜338.79万只羊单位。

 

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措施的人工增雨项目,人为地增加了降水天气,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牧草产量降低,牛羊死亡增多,老年人关节炎及其他疾病复发等。此外,生态移民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效果,但移民生活、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突出。不言而喻,为了保护好“中华水塔”,当地群众牺牲了一部分发展机会和自身利益,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既不利于对生态保护工程项目的支持,也不利于贫困问题的解决和民生的改善。

 

现阶段,如何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让生态治理和改善民生同步,让生态功能区的群众和全国人民同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同步提高生活水平,同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各级政府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核心职责的首要任务。

 

首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积极调整生态功能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农牧业,适度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争取生态功能恢复与农牧民增收的双重效益;第二,要建立以增加农牧民生活补偿、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扶持农牧民创业为主的补偿投入机制,切实改善其生存生活条件。特别要通过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保障采取政策措施后农牧民的生计问题,奠定生态保护和治理的社会基础;

 

第三,有效解决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培育问题,加强移民生产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和致富门路,缓解其对草场的依赖程度。与此同时,把小城镇建设、扶贫整村推进与搬迁户安置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努力解决生态移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以及城镇环境污染治理等实际问题,使之切身感受到生态搬迁带来的好处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

 

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摆脱生态大省经济穷省处境

 

青海是一个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98%的多民族聚居省份,又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这一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而环境承载能力低下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严重制约着传统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总量在全国而言相对较小。2007年,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96亿元,仅占全国总量的3‰,体现了生态地位重要而经济实力不强的特殊省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粗放的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寻求保护与发展双赢的路径。

 

在新的发展阶段,青海作为生态大省、经济穷省,肩负着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的双重责任。只有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建设中提升发展水平,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科学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生态和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加工业,加快特色优势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其次,不断提升生态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独特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利用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带来的有利条件,积极有序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旅游与保护自然的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生态旅游促进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支持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局面;第三,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探索适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经济生态化,不断提高支柱产业的发展质量,力争在人与自然和谐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李清源,系青海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教授)

 

要点提示

青海省应立足本省实际,因地制宜求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着力解决生态功能区的民生问题,让生态治理和改善民生同步,实现青海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编辑心得

当前,全党、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潮;青海省作为生态大省、经济穷省,必须以其高度的责任感担负起保护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的重任,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改善的同时,注意改善民生,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提升发展水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