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生态寄托对社会和谐的作用(欧阳志远)

《中国环境报》:生态寄托对社会和谐的作用(欧阳志远)

2022-10-07 09:40:15 浏览次数:

 

要点导读:

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这两种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来看,精神境界的提升应当更加得到重视。因势利导,把培养生态寄托情感作为提升精神境界的核心,可以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共同的领域,从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找到一个现实的基点。

在当今,所有环境要素从根本上说都是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自然资源的滥用问题,其中核心问题又是公益性很强的资源被滥用的问题,说到底主要是一个利益问题,即个人利益、群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不公问题在社会不公中日渐凸显。生态不公主要体现在一些强势群体,通过对公用性很强的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占有来实现对财富的聚敛,同时也就剥夺了弱势群体享用自然资源的基本权利,而强势群体对自己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利用所聚敛的财富来进行规避。资源环境问题实际上是最深层次的利益问题,它的解决程度是一个社会的法治和德治水平的综合衡量尺度。所以,解决社会问题,宜以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解决为中介,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会找到着力点。

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互为中介,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一个真理。将人际和谐与人地和谐结合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指标。尽管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必须始终以它作为价值导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中的’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如何理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会越来越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除了国家要善于把握带有命脉性的经济以外,就是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这种力量包括强制措施和教育措施,其中,教育措施是更重要的措施。因为强制措施是消解性措施,只能治表;教育措施是激励性措施,可以治本。而环境意识的培养则是最恰当的教育形式。

环境意识也称生态意识,它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这种意识的核心是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反省,它的上升会促使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人生的意义,进行自我评价。当人们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本质、进而认识到自己活动的结果不是增强了自己的主体性,而是成为实现自由的桎梏时,贪图财势的价值观念就会逐渐淡漠,而社会的公共利益也会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从西方社会开始,在公众中萌发了一种淡化物质享受、追求生态平衡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寄托无论对人地和谐还是对人际和谐都是极其有利的。实际上,就是在民主和法制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人们也认识到了生态寄托对规范人的行为,进而对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作用。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生态寄托应当在这里得到更完整的建树。

生态寄托在本质上属于环境意识的心理层次。环境意识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环境哲学,它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系统的、抽象性的反映形式,是一种比较间接的反映;另一个是环境心理,它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非系统的、情感性的反映形式,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反映。环境心理作为环境意识的一个基本层次,参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环境哲学主要不是由环境心理凝聚而成的,但环境哲学必须通过环境心理才能对社会的物质生活产生作用,环境意识这两个层次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步性。有人对生态哲学有相当的了解,但自己并不准备实行,或不准备完全实行,其表述和行为之间有相当的反差甚至严重反差。相反,有人虽然缺乏系统的生态哲学思想,却处处表现出良好的环境行为,这是环境心理的差异所致。所谓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其重点应该是心理层次。

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环境心理成分,但这是一种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产生的十分朦胧的、朴素的环境心理,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脆弱性,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背景之下,这种环境心理很难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而在现代条件下形成的环境友好心理,是指对自然有相当的依存感受,并对工业文明的利弊有一定辨识,因而有破坏自然负罪感的社会心理。具备这种心理的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生态学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美审美情趣,同时还对人生的意义有一定的反思。虽然说,掌握了生态哲学理论者未必有良好的环境心理,但生态哲学理论却对有这种环境友好心理的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种环境心理,是一种包含着较多哲理成分因而有相当的环境责任感的心理,它支配人们主要从创造性的意义而不是主要从物质消费的意义来理解生活,从生存根基的意义而不是从工具的意义来理解自然,追求着一种和谐的愉悦而不是刺激性愉悦。

有人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生态寄托情感是否会对经济造成伤害?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有三:第一,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最大制约因素,生态寄托情感的培养显然有利于资源的保护,这实际上就保护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外部条件。第二,生态寄托情感的培养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无论从管理层面还是从运行层面来看,都有可能使生产由粗放走向集约,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第三,即使生态寄托情感的形成使得物质性消费有所缩减,但精神性消费却有可能大幅增加。因此,服务性经济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或许还有人会问,培养生态寄托情感,对所在地区生态质量尚好但经济贫困的群体,是否过于苍白?而对于某些强势并藐视环保法规的群体,又是否近于讽刺?对于前者,这正好是脱贫的需要,这类地区的最大财富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是这笔财富尚处于潜在状态而已。认识到这笔财富的价值所在,以及如何将其持久地转化为现实的财富,是能否真正脱贫的关键。如果没有生态寄托情感,很快就会失去发展的根基,那就可能真正深陷贫困。对于后者,可能是精神已经麻木而失去良知之人,要企望他们在短期内实现人性复苏,不是容易之事。治理这类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唤起社会的觉醒,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得逞于一时,除了暂时拥有一定权势以外,就是其主张尚有相当的市场,后者可能是更为主要的原因。培养生态寄托情感,将会使其市场逐步萎缩,最后使其完全陷于不义之境地,这才是釜底抽薪之法。

在社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产生往往与人们精神寄托的失落有直接关联。崇拜物质消费乃至暴殄天物的行径,从而到犯罪活动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精神寄托的失落。在温饱需要已经基本满足,相当部分人的享受需要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问题开始越来越严重。我们既不能放任精神世界的崩溃,也不能用抽象的教条来锁定人们的头脑,生态寄托就是一种既高尚又具体的精神寄托选择。同时,它也反映了目前越来越多群众的一种追求。从人的需要层次的发展规律来看,基本需要上升到享受需要是自发产生的,而享受需要的满足则很难有一个尺度。因此,由它上升到发展需要很难自发产生,要有先进意识引导。目前,尤其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同时又具有稳定收入的人来说,生态寄托情感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否则,享受需要就会走向异端。培养生态寄托情感的核心在于构建生态美的境界,应当把生态美作为国民素质的一项主要指标。在真善美这三种主客体关系中,美是最高境界。要追求生态美的构建,人们就自然要求普及生态科学、提高道德品质和遵守法律规范,从而使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会有一个现实的基点。

一个社会无论怎样调节,收入总是会有差距的,特别是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必然会有竞争,人们的经济状况也就不可能均等。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于,在大体公正的前提下,人们尽可能各得其所。大量事实表明,人一旦有了生态美的境界,生活的乐趣就不一定与物质消费有正向相关关系,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挖掘生活的真正内质,从而获得精神的满足,这就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